蓄電池回收 新能源產業的未來擔當
發布時間:2018-03-30 17:08:11

  2017年,中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全年銷量為55.6萬輛,市場增長勢頭明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為40569輛和38470輛,同比增長4.6倍和4.3倍。

  數量龐大的新能源車,背后是數量更為龐大的蓄電池產品供應。動力電池性能會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而衰減,當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時,動力電池就不適于應用在電動汽車上了。第一批電動汽車從電池的使用壽命來衡量,即將迎來“全面報廢”。

  有預測稱,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達500萬輛,帶來的動力蓄電池報廢量將超過24.8萬噸。眾所周知,一枚紐扣電池能污染60萬平方米的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一節5號電池會使1平方米的土地永久失去耕地價值……在回收的過程中,鑒于電池的危害,必須妥善處理。新能源汽車充電電池里含有的汞、鉛、鎘、酸堿等有害物質,如果沒有科學嚴謹的回收渠道,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更是不可小覷。

  2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環保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等通過多種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

  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可見對于蓄電池回收利用的重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據悉,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分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兩種方式。

  目前已經有上市公司建成相對完整的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在“原材料-產品應用-運營服務-資源再生-原材料”的全封閉產業鏈中實現自身利潤的增值。這為以往業界認為的“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難”提供了新思路。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已經有人大代表提出了針對“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問題”的建議,包括加快制定法律法規、構建管理體系、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動商業化發展。

  整車企業對于廢舊車輛和廢舊電池的監控顯然有限,于環境考量,這是整個汽車行業的擔當和責任所在。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
三级毛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