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儲能與應用結合工作,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能源互聯網設備與技術分會承辦的2018中國“光伏+儲能”技術融合創新應用大會于2018年3月26日在北京鐵道大廈舉辦。
本次大會根據目前儲能技術和應用領域企業關心的行業共性問題開展了政策建議和研究的征集工作。同時為了更好的解決目前行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大會主辦方也在會上向業界企事業單位提出了共同參與具體性解決方案和政策擬定的倡議,收集的相關方案也將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能源互聯網設備與技術分會將匯總整理后,報有關主管部門批示。
會議的舉辦得到了行業政策發起單位、各大研究機構及主要市場占有企業的參與支持,近200多位專業人士與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克林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堅博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能源互聯網設備與技術分會副秘書長蔣曉健,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主任王彩霞,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配電研究所微電網研究室高級工程師于輝,國家動力電池創新聯盟副秘書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技術部主任王耀等在會上進行了主題發言。
楊裕生院士認為,安全性和經濟效益是衡量儲能電池技術的兩個重要因素。電動汽車退役電池用于儲能系統,出于安全性的考慮,他認為退役電池不宜用作大規模儲能系統。
劉堅博士表示,與新電池對比,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梯次利用目前在經濟性上還存在一定問題,尤其是在拆解、檢測、運輸等方面,一些相關標準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王耀表示,目前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經濟性不高,尤其是在退役電池的檢測和殘值預估方面。如果在生產初期充分考慮后續梯次利用問題,并采用合理的方式降低檢測和殘值預估的費用,將更利于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
據主辦方介紹,中國華能集團、江蘇林洋能源、深圳市欣旺達綜合能源、陜西鼓風機集團、愛康集團、啟能光科、長城汽車、上海正泰、合肥陽光新能源、比亞迪、山東圣陽電源等光伏、儲能、電網和發電領域的主要行業企業還將就光伏、儲能的相關創新技術和應用進行主題研討。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