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汽車論壇”在京召開 新能源汽車成焦點
發布時間:2018-04-26 18:08:51

  【電池中國網4月26日北京訊 閆志剛】4月26日,“2018中國汽車論壇”在京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支持、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全面參與。論壇以“新時代、新趨勢、新策略——聚焦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探討我國汽車產業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情況、新趨勢及如何制定新策略、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實現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


董揚.jpg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論壇組委會主席董揚在致辭中表示,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汽車產業,迫切需要解決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車輛生產企業應積極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高中國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董揚還認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要從以制造為主、以提供產品為主轉向以全生命周期和用戶服務為主。傳統汽車企業要擁抱互聯網,過去的以制造為核心的產業理念,要轉向以用戶為核心的理念,要基于用戶消費的需求與習慣,對產品進行設計和制造。會上,董揚還宣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開展汽車蓄電池與清潔燃料電池白名單的評價和發布工作。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正處在由政策培育期向市場化發展轉化的關鍵時期,動力電池和清潔燃料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資源。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為此,根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授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汽車聯盟自2018年4月26日起,正式啟動汽車動力電池和清潔燃料電池行業自律白名單的評價工作。


齊竹泉.jpg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總監齊竹泉在致辭中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行業傳統形態正在發生改變,由過去單一的交通工具正逐步演變為智能化的移動空間,國內汽車企業如果能抓住機遇,將有機會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的彎道超車;如果把握不好,將與國外汽車強國的差距拉得更遠。


萬鋼.jpg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原部長萬鋼在演講中指出,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340萬輛,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60萬輛,在節能減排、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做出了新的貢獻。同時,去年我國在動力電池的關鍵技術方面也取得突破,動力電池性能指標穩步提升。國內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池材料等逐漸融入到國際新能源汽車零件供應的網絡,成為全球重要供應端。

  

  萬鋼認為,在未來電動汽車發展方向上,一是要明確電動化、智能化的新方向,創新地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戰略,整車產品要在綜合蓄能、高比功發電、高效率驅動和能量回收、智能化控制、輕量化車身等方面下功夫;二是要加大對于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研發力度,來推進商業化進程。

  

  萬鋼在演講中還表示,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過程中,還應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電池退役再利用體系?!捌囉玫膭恿﹄姵?,等它退役的時候,并不是順利地結束,它可以在蓄能電站上用很長時間,所以它的壽命是雙周期,所以要做好梯次再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使它應用和產業化,”萬鋼補充道。


王瑞祥.jpg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演講中指出,縱觀全球汽車發展趨勢,我們看到新能源汽車逐步成熟,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輕量化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應依靠科技創新積極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更加節能環保、智能互聯、安全舒適的汽車產品。


慕容特.jpg

  

  世界汽車組織(OICA)主席代表 Dr. Thomas Meurers慕容特博士在演講中對德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做了詳細介紹。慕容特表示,近年來德國汽車產業也在向減少污染、改善環境方向發展?,F在德國也在研究可持續發展技術,希望為減少碳排放,改善全球生態環境做出積極的貢獻。


李書福.jpg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論壇上做了“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主動適應汽車新時代”的演講。李書福表示,當前汽車行業正面臨著各種挑戰,包括科技帶來的顛覆性的變化、更嚴格的政府監管以及不斷開展的汽車公司間的股權并購或重組。為了確保下一代科技成果的商業可行性,企業必須積極探索廣泛聯合的可能性,而不是回避現實,自我封閉。但同時李書福也指出,企業必須確保對新技術的研發具有相應的投資回報,而不是跟風燒錢,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不能包治百病,汽車行業必須思考如何協作與創新的新路徑。

  

  在最后的對話部分,來自德國、日本、意大利、韓國、印度的五位汽車工業協會代表,給其他與會代表帶來各國汽車產業最新趨勢,并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作者: 閆志剛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
三级毛片视频